首页

2019年论文

时间:2019-11-20 08:39

1、刘鸿雁教授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文章,系统地研究了森林生产力对极端湿润事件的响应。结果表明,森林在经历极端湿润事件后,有持续1~5年的生长加速现象,总体上补偿了极端干旱事件的影响,并且这一补偿效应在干旱半干旱区森林中尤为明显。该研究揭示了干旱区森林对于极端湿润和干旱事件的对称响应规律,提升了人们对于森林响应极端气候事件的认识,为改进陆面模型提供了理论基础。

2、朴世龙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以“Air temperature optima of vegetation productivity across global biomes”为题在线发表于《自然-生态学与进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该团队综合利用全球153个站点的通量观测资料、多种卫星遥感信息(反映植被近红外反射率、光合荧光素、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增强型植被指数)和气候数据,研编了首幅全球生态系统尺度植被光合作用最适温度空间分布图。该研究在生态系统尺度上揭示了植被响应和适应气候变暖的关键机制,为发展植被动态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重要参数。

3、朴世龙教授研究团队以“Divergent changes in the elevational gradient of vegetation activities over the last 30 years”为题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文章。该团队利用全球植被指数遥感数据和地面物候观测数据,分析了三十余年以来全球植被生长季绿度、春季和秋季物候的海拔梯度格局变化。研究发现,尽管植被生长季绿度和物候都有着清晰海拔梯度变化,但在时间维度上,并未发现不同海拔植被生长季绿度均匀化和物候同步性提高的普遍现象。这是因为,“海拔愈高,升温愈快”的现象并不普遍存在;而且,不仅温度,降水和人类干扰也是影响植被生长的重要驱动因子。上述发现为深入理解气候变化对植被生长垂直分布规律的影响提供了重要支撑。

4、周丰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以“Data-driven estimates of global nitrous oxide emissions from croplands”为题于2019年7月11日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IF=13.22),也被全球碳计划的“全球氧化亚氮收支平衡评估”所采纳。该课题组整合全球180个观测站1206次农田N2O排放控制试验数据,重建1961-2014年全球5-arc-minute高分辨率施肥数据库,利用基于“地带性响应模式”的升尺度模型和(Zhou et al., 2015; Shang et al. 2019),实现了从站点到全球尺度的农田N2O排放因子和排放量的系统评估。其研究发现为IPCC的Tier 1和Tier 3方法提供了全球农田N2O历年排放量基准值,也为确定全球农田N2O减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5、陶澍教授课题组于2019年6月在PNAS发表针对清洁取暖政策评估的研究成果。2017年启动的中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计划在北京、天津等28市率先开展了双替代行动(煤改气、改电),针对该计划的实施,研究组采用自行开发的简约模型,模拟了不同情景下农村生活能源结构、污染物排放、室内外空气污染及人群暴露水平的变化趋势。发现若该计划顺利实施,农村居民对PM2.5的暴露水平将从2014年140 mg/m3降至2021年的78 mg/m3,且暴露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室内污染水平的大幅度下降。

6、沈国锋课题组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上发表研究成果,依托北京大学团队自己建立的全球高分辨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基于最新调查获得农村居民生活能源结构和消耗量数据,研究组系统评估了中国农村生活能源转型带来的环境、健康和气候效应。研究发现,从1992年到2012年的20年间,由于家庭生活能源的清洁转型,农村生活源燃烧排放对大气PM2.5的贡献和人群呼吸暴露浓度的贡献显著地下降。在校正了人口增长、老龄化、自然死亡率变化等因素后,这二十年间因农村生活能源转型使得大气PM2.5暴露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净减少13万。相应地,农村生活源排放的CO2和PM2.5等引起的辐射强迫从1992年的0.057±0.016 W/m2下降至2012年的0.031±0.008 W/m2。生活能源对大气污染、健康危害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很大的时空差异。在北方地区和冬季,受取暖需求等影响,生活能源排放的贡献相对较大。该研究为全面而客观地认识生活能源对大气环境与健康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价值。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