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5年黄河中下游自然地理综合实习圆满结束
时间:2016-01-07 12:00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地理科学)的必修课程。以黄河中下游为实习区域,涉及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景观、土地利用及自然保护等方面,通过黄河流域水沙运动,将自然地理环境中格局与过程结合起来,分析自然地理要素间的关系,建立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思维,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月2日下午,自然地理教研室组织了参与人员的实习动员会。会上,蒙吉军老师给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本次实习的目的、意义、内容、时间安排与注意事项,重点介绍了黄河流域尤其是中下游的地理概况及重要问题。9月3日至12日期间,2012级地理科学专业的7位同学开展了为期9天的黄河中下游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本次实习以洛阳为起点,途径郑州、开封、云台山、济南,以黄河入海口所在地东营市为终点。
在三门峡水库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同学们分析了三门峡水库修建失败的教训及小浪底水库在黄河调水调沙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郑州,同学们参观了黄河第一个数字化水文站——花园口水文站,了解了其在搜集黄河水文基本资料和向防汛部门提供实时水情信息的重任;考察了花园口地理环境,了解了历史上黄河改道的情形,尤其是对1938年花园口决口事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参观了黄委会黄河中下游水库模型、重要河段模型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物理模型,对地理学实验研究的开展有了新的认识;在参观了黄河博物馆后,对黄河流域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尤其是对黄河中下游防洪任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有了深刻的理解。在开封河南大学,邀请马建华教授给同学们做了黄河形成与演化的报告,尤其是通过对地上悬河和黄河铁塔的实地考察,同学们了解了地上“悬河”的形成及其对开封城市发展的影响。在云台山,在云台山景区及校友李明霖博士(焦作团市委副书记)的精心安排下,同学们考察了红石峡与泉瀑峡,深化了对太行大峡谷的地质构造运动及地貌表现形式的认识;通过与景区领导的座谈和景区数字化控制中心的参观,对其现代化管理模式有了深入的了解。在东营,同学们考察了黄河河口湿地、孤东油田海堤、东营海港,参观了中科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博物馆和胜利油田展览馆,邀请黄委会河口研究院程义吉院长、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刘月良总工和东营市黄蓝两区建设办公室孙彩霞做了报告,对黄河的成陆作用及对河口湿地的影响,三角洲湿地保护区,以及东营在石油资源开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权衡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经过9天的实习,同学们对于黄河变迁与现状问题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深刻认识到了黄河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治理黄河是一项艰巨且意义深远的使命。更重要的是自然地理综合实习为课堂教学提供了非常好的实践平台,使同学们得到了综合的自然地理野外训练,为从事科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野外工作能力。同时,通过自然地理综合实习还培养了同学们团结友爱、吃苦耐劳、勤学好问的精神。
本次实习由蒙吉军、王红亚、许学工、杨小柳和周丰五位老师带队,得到了黄河水利委员会、河南大学、云台山风景区及东营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花园口水文站、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东营海港、胜利油田展览馆、中科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等也给予了积极协助。另外,本次实习还得到了国家理科基地(地理科学)经费的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考察三门峡水库大坝
考察小浪底水库库区
河南大学马建华教授讲解开封“地上悬河”
云台山地质地貌考察
黄河入海口考察
聆听黄河口研究员陈义吉院长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