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 年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总结
2012-12
一、研究水平与贡献
1、2012 年度新增项目及在研项目
2012年度新增项目16项,合同经费数超过1600万元
2012 年科研项目汇总表
| 项目类别 | 项目数 | 金 额 | 开始时间 |
| 重点项目 | 2 | 640 | 2012.01 |
|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 | 200 | 2012.01 |
| 面上项目 | 10 | 770 | 2012.01 |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1 | 26 | 2012.01 |
| 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 | 1 | 20 | 2012.01 |
| 总 计 | 16 | >1600 | 2012.01 |
2012 年度在研项目 104 项,总经费>1.3 亿
| 项目类别 | 项目数 | 金 额(万元) |
| 973系列(项目+课题) | 4 | 5000 |
|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 | 1 | 1330 |
| 863 | 2 | 670 |
| 科技支撑计划 | 3 | 719 |
| 基金委创新团队 | 1 | 600 |
| 重点基金 | 5 | 1295 |
| 杰青、优青 | 4 | 600 |
| 面上项目 | 35 | 1925 |
| 国际合作 | 8 | 643 |
| 中科院碳专项 | 1 | 550 |
| 公益性行业专项 | 3 | 700 |
| 公益性行业专项 | 3 | 660 |
| 其 他 | 41 | 730 |
| 总 计 | 102 | 13000 |
2012 年度获奖情况
| 获奖人 | 奖项名称 | 颁发单位 | 颁奖时间 |
| 彭 建 | 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 | 中国地理学会 | 2011年底 |
2012年,共发表SCI论文61篇,包括 PNAS, GCB, ES&T等,其中IF>5 文章17篇,IF>3 文章38篇(主要刊物发表文章情况如下)
| 期 刊 | IF | 篇 数 |
| PNAS | 9.68 | 1 |
| Global Change Biology | 6.86 | 2 |
|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 5.23 | 13 |
| 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 | 5.15 | 1 |
| WATER RESEARCH | 4.87 | 1 |
|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 4.53 | 1 |
| PLOS ONE | 4.09 | 2 |
| BIOGEOSCIENCES | 3.86 | 1 |
|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 3.79 | 1 |
|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3.75 | 3 |
|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 3.63 | 1 |
|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 3.47 | 3 |
|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 3.39 | 2 |
| TOXICOLOGY LETTERS | 3.23 | 1 |
| CHEMOSPHERE | 3.21 | 2 |
| QUATERNARY GEOCHRONOLOGY | 3.08 | 2 |
|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S | 3.02 | 1 |
| 其他期刊 | <3 | 38 |
3、本年度申请批专利2项
| 发明名称 | 申请人 |
| 半挥发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近地面浓度垂直剖面采样装置 | 曹 军、陶 澍等 |
| 一种修复镉污染环境的方法 | 徐福留等 |
4、2012年新增20万以上设备
| 序 号 | 名 称 | 金 额(万) | 经费来源 |
| 1 | GPR探地雷达 | 48.6 | 211 |
| 2 | 甲基汞分析系统 | 40.2 | 211 |
| 3 | 直接测汞仪 | 21.2 | 985 |
| 4 | 总有机碳分析仪 | 24.1 | 211 |
| 5 | 差示扫描量热仪 | 23.3 | 211 |
| 6 | 便携式七波段黑炭仪 | 20.5 | 211 |
| 7 | 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 | 27.1 | 科研经费 |
| 8 | 高速液相色谱-四级飞行时间串列质谱仪 | 217 | 985 |
二、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1、队伍建设
2012年实验室有人员55人,其中院士(双聘院士)2人,长江教授5人,杰青8人(2013年新增刘鸿雁),优青2人,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研究员47人,占85%。实验室人员平均年龄46岁。
2012年新引进千人计划1名(唐艳鸿)。人员规模总体稳定2年新引进千人计划1名(唐艳鸿)。人员规模总体稳定。
2、人才培养情况
研究生培养:博士后进站9名,博士毕业生18人,硕士毕业21名。
本科生培养:对本科生科研的培养力度进一步加大,2012年度支持14个本科生科研项目,本科生参与人数18人。
三、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
1、开放课题情况(项数,总经费)
开放基金“课题自筹+实验室少量匹配”;隔年申请。2010-2011年累计支持10项,支持9所单位。
| 项目负责人 | 合作人员 | 项目名称 | 单 位 | 职 称 |
| 吕明辉 | 王红亚 | 黔中和黔西南水库沉积物分析和土壤侵蚀状况推估 |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 高 工 |
| 邓红梅 | 陶 澍 | 湖南桂阳农村烟农室内颗粒物和多环芳烃暴露特征 | 中科院广州地化所 | 副教授 |
| 盖艾鸿 | 方精云 | 东祁连山高寒灌丛草地碳储量及分布格局研究 |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副教授 |
| 石兆勇 | 方精云 | 菌根对森林土壤呼吸的贡献及其机制 | 河南科技大学 | 副教授 |
| 张乃莉 | 王 娓 | 浙江古田山森林叶凋落物分解后期真菌的作用机理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助理研究员 |
| 宋照亮 | 刘鸿雁 | 禾本科植硅体地球化学记录的植被演化和气候变化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副教授 |
| 王宝娟 | 贺金生 | 青藏高原草地植物叶解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相关性的研究 | 安徽师范大学 | 讲 师 |
| 梁存柱 | 贺金生 | 呼伦贝尔温带草地主要植物功能属性对养分添加的响应 | 内蒙古大学 | 教 授 |
| 马文红 | 唐志尧 | 内蒙古锡林郭勒温带灌丛碳储量特征 | 内蒙古大学 | 副教授 |
| 徐小牛 | 唐志尧 | 皖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碳循环主要特征 | 安徽农业大学 | 教 授 |
2、承办学术会议情况
2012年,进行实验室交流会2次,实验室学术会议2次,学术讲座33次,新开展的午间沙龙1次。同时,与美、加、日、韩、德、瑞士、法、英、俄、芬兰等国有交流和合作。 3、本年度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情况
2012年12月24日上午,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2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北大勺园举行。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秦大河院士主持

